第五章 唯師命是從
密教極為強調師徒之間的關係,學密者若不依靠善師教導則無法順利成就;如果不聽教導,甚至毀壞「三昧耶戒」(17),則會導致整個道場的修行人都無法成就,上師也將遭受種種違逆之緣。《總集續》言:「譬如一滴乳,若壞盡皆壞。一行人失壞,諸行人失壞。」
如果守戒清淨的人,和破了密乘根本戒的人一起吃飯、說話等等,都會被破戒者所染污。被染污者屬於「違戒」的層次,若仍不捨離破戒者,則會「壞戒」、「越戒」,乃至也成為「破戒」者。所以,凡有嚴重品德缺失的學人,都是上師不該收的弟子。
但上師若以慈悲心攝收一切不如法的弟子,傳法以後,這些弟子仍不聽教誨,如:高傲自大、忌妒鬥爭、挑撥是非、放逸懈怠、粗心大意、邪思亂想,親近上師卻不求佛法、只是貪求上師加持、滿足欲樂等等,乃至有所做為不事先請教上師、師兄弟爭鬥、毀人道心、障人修道、背棄上師、毀謗上師,如此等等犯種種三昧耶戒,在弟子方面,命終乃至墮入「金剛地獄」(18)。
在上師方面,會因浮濫傳法、失職等的連帶責任與共業,導致健康欠佳、生病、壽命減短、護法嚴懲、遭受違緣等的嚴重後果。對於破戒者,只有捨棄一途,這是出於慈悲之念,因為破戒者與清淨戒律的道友住在一處,會增加清淨戒者的修法障礙,這反過來又使破戒者增加了罪業;而且破戒者繼續享用三寶的財物等等,也會使他們罪業更重,因此佛在戒律中規定,對破根本戒者必須予以摒棄。
蓮師觀察佛母確為清淨良善的上妙法器,因而傾囊相授;而佛母對蓮師也是五體投地的恭敬,師徒關係清淨如法,道友之間清淨和合,因而佛母迅速成就。其恭敬上師、唯師命是從的態度,可從身、語、意三方面細看:
1.「身」的恭敬
佛母如僕役般無微不至地照顧上師身體上的安適,凡能取悅上師的事物,無不盡力施為,包括:食物、財富、身體。對上師的命令及暗示性的命令,一律徹底執行,從不違犯。而上師所喜愛的人,都視同上師般尊敬愛護,包括年輕的僧俗二眾、上師的狗、馬及傭人。未經上師許可的事物,決不擅自取用,即使如芝麻大小的食物或財產,連微小的貪念也不容生起。此外,決不踏過上師的衣帽、枕、床、座位,甚至是影子。
2.「語」的恭敬
佛母對上師從不曾糾正、頂嘴、嘲弄或痛罵,始終柔順地謹記師言。倘若上師示現任何過失,佛母也能領悟其中的真意。此外,上師所在之處不會與金剛師兄弟吵架或辱罵;也不在上師面前,甚至背後開玩笑地提議不洽當的事;更不會挑撥是非、議論有關上師或師兄弟的行為,一切適合保密之舉,不論是關於上師的、金剛兄弟姊妹的,或一般人的,都不會向他人透露。
3.「意」的恭敬
佛母決不欺騙上師,也不會暗藏心機、城府算計,或對上師持有任何意見、不信任、自做主張、擅自決定,甚或心中暗暗詛咒。自始至終,佛母從不忤逆師意,而是竭盡所能地完成師意。
在外層上,佛母將上師當作是主人、父母,或敬愛的舅舅;內層上,上師是佛母的眼、心或生命;密層上,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佛母對上師打從心底的服從命令,是她當生成就的關鍵因素。
17. 三昧耶戒:即密乘戒(如:十四根本墮),「三昧耶」乃誓願之意。如:毀謗上師定會墮入金剛地獄;但若三年內極力如法懺悔,或可如拍球般迅速接觸一下地獄就能脫離。
18.金剛地獄:犯嚴重的密乘戒所下的地獄,相類於顯教的「無間地獄」。
第六章 日夜勤精進
佛母當生成就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蓮師所傳的教法,她都完整、圓滿的修好,日夜精進,策勵不退。
佛母每天都認真修行八大嘿嚕嘎成就法,她將七十萬個壇城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每日都將最上的法本修好,未曾忽略任何附屬的修法或獻供;每逢新月和滿月,佛母修持八十次或以上的中級修法;每月都修習基礎的法本;就算最小的法也每年修一次。佛母雖貴為女神的化身,但自始至終,日日奮發精勤地修行,之後發心勤修八大苦行,更是完成了忍人所不能忍的苦修。
第七章 嚴守三昧耶
佛母徹悟因果輪迴的痛苦,對超越因果業力的神聖密法,生起渴仰之心,因而祈請蓮師賜予密法。蓮師道:「三昧耶戒是大乘續部的基石,若三昧耶戒破了,我倆都有大災難,所以,守持這些誓戒。」
在密教規矩中,接受灌頂後,也就接受了密乘三昧耶戒,這些戒律可以從最基本的十四根本墮、八支粗罪、五方佛戒等,到更微細的分類,甚至達到一百一十萬條的三昧耶戒,不過在實際修持層次上,最重要的就是「金剛乘十四根本墮」,其中第一條比第二條重要,第二條比第三條重要,依此類推。(19)
佛母發誓嚴守三昧耶戒,縱遇命難也絕不破戒,即便在一瞬間,也不容有稍許偏差。佛母嚴守持戒,也從未對金剛師兄弟破犯過此尊崇的戒律,由於佛母清淨無缺的戒行,蓮師知其堪為法器,於是同意傳授密法。在帝卓山洞的空行聚會處,佛母準備了傳統的曼達拉,作了九次九頂禮後,祈請道:「至尊鄔金仁波切!您曾以修證的功德攝伏一切魔障,以甚深的教言利益無量眾生,請您無論如何,一定要為我及未來的有緣眾生開啟金剛乘的口訣之門!」蓮師歡喜道:
善來女子依喜措嘉尊
甚深口訣珍貴極稀有
如烏巴拉花(20)難得一見
汝今具足善緣當歡喜
之後,為佛母傳授了《空行心滴》的灌頂。灌頂時,蓮師身中現量顯現出五佛五佛母及無量眷屬,並將一切外境觀成無量宮殿的樂土,一切有情世間觀成本尊與眷屬等,一切教授完整傳訖,佛母精進修行七日,一切要點悉能純熟,令一切情器世間現量轉成五部佛父佛母及剎土宮殿。(21)
隨後,蓮師開啟《蓮花心滴》的壇城,依密灌指示自身三門就是壇城,介紹脈、風、明點的教授。佛母依之修行七日,一切風息自然彙聚中脈,脈中所觀的文字自然發生隆隆之聲,生起無漏暖樂的驗相,了知了大手印內義,但未能使智慧風息完全自由攝入中脈。(22)
蓮師教導說:「這並非過失,而是灌頂尚未圓滿!」
於是,佛母以與佛無異的敬信,供養蓮師七次後,又再三祈請授予灌頂、口授。依此緣起,蓮師開啟《明界。日光熾然》壇城,傳授第三智慧灌頂,于方便、智慧的壇城中,藉風、脈、明點運作之力,印證空性,息滅五毒習氣,自然轉成五智妙力,次第顯現喜、極喜等境界,令樂空不二的智慧現前。佛母依此口訣,修行六月,一切覺受皆能現前,尤其明點力量獲得自在,顯現出許多神通變化。(23)
19. 如果對上師生起不良態度或辱罵上師,就犯了第一根本墮;金剛師兄弟爭吵、鬥爭或有敵意,就犯了第三根本墮。「十四根本墮」的詳細內容,可參見《慧光集.21集.正見》p390~p413。
20.烏巴拉花是很美的藍色蓮花,很久才開一次,又被稱為千瓣蓮花,非常地碩大。
21.佛母此時進入內密的瑪哈瑜伽的修持階段。內三密或者同時修持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或者生圓次第互攝雙運而修,或者有時也被分別歸類為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但在見、修和證果方面卻有不同。其中瑪哈瑜伽的修持方式,主要強調生起次第,觀想本尊壇城。通過將諸法觀為本尊及其剎土、身、要素、根等,淨除五大的五種能量,將幻相轉化為佛剎,如此得到大樂、明、無念的智慧。
22.佛母於這一階段是修持內密的阿努瑜伽,是專注於圓滿次第,修習氣脈明點而生起樂、明、無念的智慧。
23.佛母至此,圓滿修習了阿努瑜伽,己身成為方便道的法器後,四喜的大樂可依於手印壇城而產生,是智慧和方便雙運的法門。此門於清淨修中即身成佛;但若不如法修持,極易走火入魔。
第八章 覓修道法侶
之後,佛母請求蓮師授予任何凡夫皆可剎那明心見性、無障成佛的第四句義灌頂(即大圓滿法門)。
蓮師道:「稀有空行措嘉女!無上光明大圓滿的珍貴教言,尚非開啟之時!先行精進修持已傳的無上密法,他日機緣成熟,定將剎那成佛的口訣咐囑於你。」為成辦當時與未來弘法的緣起,蓮師囑佛母前往尼泊爾,尋找馬頭金剛的化身,名為阿札拉沙雷,胸部有顆紅痣。
佛母奉命前往,途遇七名小偷,企圖搶奪金子,佛母召請上師,並將七賊觀成本尊,金子堆成曼達拉,佛母以優美的歌聲唱出《指示自性之道歌》,七賊開啟自性,原本扭曲邪惡的面孔轉為安詳寧靜,綻放出內在本具的善心,充滿喜悅,皈信佛法。
(七名土匪洗劫了佛母的財物並強暴她,佛母為他們開示了《四喜之歌》,使七賊頓時獲證精神成熟與解脫,成為七位大成就者,並以此身往詣鄔金剎土,對無數眾生施行難以估量的利益之舉。)
佛母漫無目標地走著,到一市集,一位青年大膽的向她走來,他長相迷人俊俏,聰慧的雙眸帶著紅色的光環,眼珠碧藍,鼻樑堅挺,厚密的頭髮捲向右方,胸部的紅痣投射出亮麗的光澤。他問:「美麗的姑娘,妳來自何方?是來助我獲得自由之身的嗎?」
佛母答道:「我來自西藏,你叫什麼名字?家鄉何處?」
青年答道:「我來自印度,名叫阿札拉沙雷,一位印度教的惡徒自我父母懷中偷走了我,賣到此地為僕。」
佛母知道這位青年就是她要尋找的人,為了贖他自由之身,她必須籌足所需要的金子。此時尼泊爾正好有場戰役,一位富商之子陣亡,其父母誓言要與愛子一同殉葬,佛母油然生起大悲心,上前阻止,並言:「我能令公子復活。」
富商夫婦道:「若能讓愛子復活,妳有任何要求我們都答應;但這有可能嗎?」
佛母以修證和慈悲的力量,指向死屍的心臟,口誦咒語,並吐了滴唾液至亡者口中,亡者身體開始發出愈來愈強的光輝,終於睜開雙眼,死而復甦。所有在場的人目睹這件奇蹟,都深感驚喜而向佛母頂禮,歡悅的雙親高興的流出淚來,以厚禮贈與佛母,並以上千黃金贖回沙雷。佛母以此事蹟名滿全國,國王親獻供養,並請求佛母作為女國師;但佛母謹遵師命,尋得沙雷,即刻返回西藏。
回西藏途中,遇見蓮師弟子巴蘇達羅,互求教授。後又得見蓮師的空行母釋迦黛瑪,唱出《六波羅蜜精華道歌》,並互求口授。回西藏後,與沙雷住於空行彙聚宮殿──帝卓山洞。雖然有功德主供給與尊崇,但也有閒言閒語,說她受到惡魔的誘惑,不再修行禮敬蓮師的法了,使她心中有罪惡感。
初十,佛母呈獻廣大薈供,為沙雷開啟《上師密集》之壇城而作灌頂,至迎請時,蓮師騎在太陽光束上現身,安慰佛母道:「妳所受的任何困逆都是有益的,它淨化了各種業力上的陰暗。妳已斷除好色女子的執取,妳的法侶其名字意為高貴,因為他比其他人要優越,所以他的價碼要以黃金支付,故又名為黃金光。」
蓮師親自賜與沙雷能成熟的灌頂,授予能解脫的教授,並以了義和不了義的各種教言,令其自續純熟,成為上妙法器。佛母依之于寂靜處修行七月之久,得以身心自在,自由穿透任何物質,身體不受老化、衰弱與疾病的影響,現證空樂智慧。
第九章 開啟妙法門
在此期間,蓮師為藏王傳授許多密法,種種成就的神奇徵相都出現,藏王從內心深處生大敬信,為請求密續中更深的甘露妙法,特遣三位大臣迎請蓮師,蓮師說:
我之密意與佛等
與金剛持無二致
以幻化身遍世間!
法王發心極善妙
密宗教法今當弘!
蓮師、佛母,與沙雷一同前往,蓮師預知西藏大臣有人不信佛法,並意圖詆毀,於是對佛母說:「所謂密乘,就是有許多不同的善巧方便。」佛母會意,在蓮師的加持下,化作一把三叉戟。蓮師持三叉戟到桑耶大塔時,藏王欣然獻上供養,卻未見佛母,心想:佛母不在這裡,就失去接受密法的機會。於是問道:「至尊上師!此次前來,為何不見措嘉?她去了何處?」蓮師微笑道:
我所顯現乃虛空自性,虛空大師神通無限。
措嘉已去虛空境,住於輪涅分際中!
我所顯現乃教法之源,任一動作皆是教法。
措嘉已入法身中,住於普賢佛母境!
我所顯現乃空性大樂,空性幻變任意隨欲。
措嘉已入樂空境,住於三身大樂宮!
蓮師手觸三叉戟,隨即化為佛母,藏王十分震驚,一切臣民皆感驚嘆,原先預備陰謀破壞者,多數也因而生起信心。從此,因為佛母建立的緣起,蓮師為藏王等三百零五位,大開究竟密續的法門,於一百二十座壇城中,為諸弟子傳授了成熟、解脫的灌頂及教授,尤其授與佛母成就集三根本(24)於一壇城中的教法,並說道:
「在所有有自然顯現我的形象或有我的印記的地方修持,特別是帝卓山洞(25)。」
又言:「若有任何困難發生時,向我祈禱,我必到來,給妳指導。」
24.三根本即上師、本尊、空行。
25.帝卓山洞是身、口、意、功德、事業的聖地。蓮師印記包括手印或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