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2 昨晚側夜難眠, 感覺自性圓盤在轉動, 內在聲音問要要作功課,它就問靈性十二重樓,你現在在那一重樓,直覺說第三重樓,那就起來作功課,感覺下腹部無力,就乖乖起來鍊小太陽呼吸法,洗大圓滿(觀音),哇!白天了!

重生之旅~~真正的發現之旅在於找尋新天地,而在於擁有新的視野。

任脈流程:
 舌抵上門牙之齒齦後或上顎,承接上唇繫帶後之齦交穴
 督脈來氣,使之入於「承漿穴」。

 承漿穴
 -> 十二重樓(喉管從廉泉穴至天突穴之中段。
        外側是氣管,內部是食道)
 -> 膻中穴
 -> 神闕穴(肚臍中間)
 -> 氣海穴
 -> 下丹田(氣海穴位置,往下一寸三分之人體中間,又名華池)

 說明:會卡關的有「氣不能過渡至承漿穴,十二重樓、膻中穴」。
    要使氣從督脈過渡至任脈,要舌抵上門牙之齒齦後或上顎。

督脈流程:

 下丹田
 -> 會陰穴
 -> 尾閭(長強穴)
 -> 夾脊(懸樞穴及脊中穴中間)
 -> 大椎穴
 -> 風府穴。到此有二路線,依人體質不同運行也不同。

 某些人會進入路線一:
 =>玉枕(腦戶穴) -> 百會穴 -> 神庭穴 - >

 某些人會進入路線二:
 => 泥丸(泥丸又名上丹田。由眉心入內一寸為明堂,
      再入一寸為洞房,更進一寸為泥丸)


 上述二路線皆共同進入:
 -> 山根(鼻柱) -> 素髎穴(鼻頭)-> 人中穴
 -> 齦交穴(上唇繫帶)

 說明:會卡關的有「尾閭、夾脊、玉枕」,有的人大椎穴也過不了。

中脈流程:
 -> 會陰穴(海底輪)
 -> 下丹田(生殖輪,又叫丹輪)
 -> 中宮 (太陽輪)
 -> 中丹田(心輪)
 -> 十二重樓(喉輪)
 -> 上丹田(眉間輪,又叫眉心輪)
 -> 頂輪 (頭頂,一般說有三個地方,囪會穴、
      前頂穴、百會穴。個人認為應該是前頂穴)
 -> 梵穴輪(頭頂約四指處)

舌抵上顎:

到了胃氣上行,通過食道管的時候,喉結骨自然內收下壓,舌尖便自然上翹,進而可以直立接觸到小舌頭部分,內卷而封住喉頭,使呼吸之氣,自然由輕微無聲而達到接近停止的狀態。這種情形,便是道家丹經所說的駕起“上雀橋”而登天梯的現象。在瑜伽術的靜坐法而言,這是“瓶氣”的工夫,停止呼吸的作用。

打通食道管以後,則胸間“心輪”部位,自然有豁然開朗之感。此時嚴如有物下沉,氣入小腹,這是舌尖上翹的自然反應發生。舌抵上顎是為銜接上顎門牙兩齒縫之間的唾液;吸收“腦下垂體”所放射新生的津液(內分泌之一),以便“咽津納氣”。

於是,後腦神經震動所生的“天籟”鳴聲和震動的異聲,所謂“腦後鷲鳴”、“眼現金光”的現象,便自然而然愈加清晰,心境寧靜無妄的境界,也愈來愈加清明。

因為當下行氣將通丹田氣海的時候,小臉和恥骨以上的神經,都自然而然會有刺痛的感受。等到這種刺痛感覺完全過去,氣機直達“海底”攝護腺部分而貫到生殖器(女性僅到子宮部位)時,只須稍加注意,便會自然收縮回轉。攝護腺乃至會陰部分,都會自然生起緊縮的情形,丹田(小腹)充滿,發生內呼吸(指小腹內在的輕微呼吸的現象),這便是道家丹經所說的“下雀橋”的作用。前面講到有關胃氣發動上述食道管時,便有噯氣打呃的情形,依呃氣出自上、中、下同,注意力集中點啟動細胞自我修復點也不同。

PS:承漿穴

穴位:下唇唇溝中央凹陷中。
主治:中風、顏面神經麻痺、顏面浮腫、齒神經痛、脖子酸緊。
特性:屬於期經八脈中的任脈。是任脈與督脈之交會穴,同時與大腸經及胃經亦有交會。
任脈走腹部,督脈行於背部,其中任脈為「血之海」,也就是管生殖系統的最重要經脈之一,本穴與會陰穴分別位於任脈之兩端,刺激本穴,同時具通脾胃、開竅及提神之效。
刺激方式: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柔36次。

脈輪與經絡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拉麗安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