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會之意義

「臨終」是人在修行上最重要的一關,也是人生最後的大事。一期生命即將終結,之後是繼續輪迴?還是獲得超脫?往往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分曉。所以不可不慎重。 在醫學上定義「死亡」是指呼吸停止(斷 氣),乃至心跳停止。佛法上則不然,佛法上的「死亡」乃指第八識捨離身體,全身冷透(識離,身冷,壽盡)。第八識即人之靈識(或稱神識),俗稱靈魂。此識既靈,所以人初受母胎時,即先來。故兒在母胎中,即為活物,至人死氣斷之後,此識不會立刻離去。必須等待全身冷透,無一點煖氣,此識才離去。神識去則此身就毫無知覺。

從斷氣至全身冷透,要經過多少時間?此則不甚一定,因為神識出離的快慢,與其人生平之行為品德有直接關係。極善極惡之人,去得較快;一般普通人,去得較慢。其快者甚快,斷氣後沒多久就全身冷透了;其慢者甚慢,斷氣後二十四小時,甚至二日、三日才冷透。而大部分人,多在斷氣後小時至二十四小時內冷透。要八小時後才小殮,二十四小時後才大殮(入棺或冷凍櫃),孔子曰,三日後大殮;而火化則 須待七日後行之。

只要尚未全身冷透,就表示第八識尚未離身,則尚未「命終」,仍屬「臨終」階段。所以一個人在「臨終」階段,一般人陷入意識昏迷模糊中 (尤其斷氣後),近似「極重悶絕、極重睡眠」,但並非全無意識無知覺,實例上,常見有人斷氣數小時後,遠方親屬趕到,而鼻出血或流眼淚。

因此人在「臨終」階段,八苦交煎,恐怖慞惶,業識茫茫,正念極易打失,不易提起,所以須善巧慰導,謹慎護持,誠懇營辦祈福會,以助彼提起正念。人臨終時,各人神識不一。平日所為,此刻如影子會一一現行,帶著本性往外走。此時完全是業力在作主,惡業多,則惡種子力量大,一衝出來就下三道。若善業多,善種子就領著上人天二道。平日有修持功夫,就有佛種子,靈性力量大,先出來往生常寂光土.回歸本覺.若靈性力量小出不來,別人在旁幫助讚頌佛咒,就容易出來。祈福會正是在身旁將白熾光大慈悲愛力能量衘接下來讚頌佛咒協助臨終者回歸本覺   


一郡開悟者(生命關懷員)將焦點集中在臨終者令其想法和專注點在本覺,令臨終者在合一的語言和振動下,感受到很自然的存在,才能幫助臨終者覺醒。此語甚為重要,大家必須深深記住。參加祈福會大德來到家中,可以準備茶水,其餘均不用準備。亦盡量不要讓病人聽到其他聲音,哭聲更不可以。病人臨終前若想喝水或吃東西,可以拿給他吃,但不能談話,只讚頌佛咒號拿到前面餵他吃,若說了話,病人的心理有別的聲音,就不能一心了。大家平日做功課時都要求一心不亂,臨終更要專注大慈悲愛力。正要斷氣,此刻最重要,於緊要關頭時,家人會想聚在病人前,請他們一律讚頌佛咒。

斷了氣後,靈魂還沒走,八識的業力還在身上出不來。功夫好與罪業重者,彈指間就出去了,普通人則出不來,如從蝸牛殼要脫出來般的難過,因此廿四小時不斷讚頌佛咒就保險了。古人很重視這點。孔子曰,三天後才大殮,三天後靈魂才走,聖人都懂,普通人對生死大事多半不明瞭.導示者要告訴家人,八小時內不要動,不要換衣服或摸身體等,過了祈福會時間才能動。身體若硬了用熱水敷即可。

 

印光大師開示

   甲.成就一眾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乙 臨終三大要: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讚頌佛咒,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想,以至誠讚頌佛咒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 

第二:大家換班讚頌佛咒,以助淨念:病人心力孱弱,不易相繼長念,此時全他人相助,方能得力,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已福田,長自已善根,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宜分班,讚頌佛咒不快不慢字字分明.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只可以讚頌佛咒開導彼之神識,不可洗澡,換衣,移動,哭泣,任彼如何坐臥,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各各懇切讚頌佛咒,不必探彼熱氣。

*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拉麗安娜 的頭像
    拉麗安娜

    大時母的部落格

    拉麗安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